古人如何看待维护身心健康。《鹖冠子》---世贤第十六:卓襄王问庞暖曰:“夫君人者亦有为其国乎?”庞暖曰:“王独不闻俞跗之为医乎?已成必治,鬼神避之,楚王临朝为随兵故,若尧之任人也,不用亲戚,而必使能其治病也,不任所爱,必使旧医,楚王闻传暮在身,必待俞跗。”卓襄王曰:“善。”庞暖曰:“王其忘乎?昔伊尹医殷,太公医周武王,百里医秦,申麃biao医郢ying,原季医晋,范蠡医越,管仲医齐,而五国霸。其善一也,然道不同数。”卓襄王曰:“愿闻其数。”暖曰:“王独不闻魏文王之问扁鹊耶?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chan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魏文侯曰:‘善。使管子行医术以扁鹊之道,曰桓公几能成其霸乎!’凡此者不病病,治之无名,使之无形,至功之成,其下谓之自然。故良医化之,拙医败之,虽幸不死,创伸股维。”卓襄王曰:“善,寡人虽不能无创,孰能加秋毫寡人之上哉?”
由此可见,古人对待身心健康管理,是以家庭预防为首,治疗为次要。而现代医院养老院、疗养院、甚至所谓的健康管理公司,基本上是:若扁鹊者,镵chan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几乎忽略了疾病预防、身心健康家庭管理的重要性。
维护身心健康是一件综合性的问题,而不能单一的进行治疗,疾病是无法治愈的,因为疾病是人体自愈力的体现。任何一种身体不适,是人体神经系统告知你,你的身体出现了问题,需要你改正某些生活习惯,身体不适自然就会不药而愈。人体自有大药,如何利用人体大药来维护身心健康是中华五千年的养生文化精髓,也是世界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