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是满足人体新陈代谢、生理和心理活动和工作劳动的能量之源。离开了食物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停止工作,生命将走向终结。现代营养学认为,只有全面而合理的膳食营养,即平衡饮食,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在世界饮食科学史上,最早提平衡饮食观点的是中国。成书于2400多年前的中医典籍《黄帝经·素问》已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及“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的记载。在圣经创世伦理记载: “上帝说:“看哪,我将遍地上一切结种子的菜蔬和一切树上所结有核的果子,全赐给你们作食物。”(创1:29)五谷、水果、硬壳果和菜蔬,这是造物主为人类所选的食物。
每人每天,必须从30种以上的食物中摄取五色(红黄绿白黑)五味(微酸、微甜、微辛辣、微咸、微苦)的食物,才能保证体脂代谢正常;单一的食物是体脂比例失衡的源泉。而体脂比例失衡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发育迟缓等等;也可以这样说,人体80%的各类慢性病跟体脂比例失衡有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