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引术分类

2024-02-01 09:28
30

   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导引术系统训练(七分养功)和运用(三分练功)两个层次。再细分就是:一、开发脊髓潜能的肢体运动;二、开发脑干潜能的头面部运动(雷鸣);三、开发大脑潜能的潜意识运动三大部分,每部分又可分为三个小节共九个小节。

肢体运动包括:桩功、功架和拳架。

头面部运动包括:音域扩展训练、声波震动训练和情绪疏导训练。

潜意识训练包括:辅助呼吸肌训练、横隔膜控制训练(行气)和潜意识训练(祈祷练习)。

桩功、音域扩展训练和辅助呼吸肌训练属于基础,在中华民族传统武术系统训练中占据了七成的主要地位。基础主要是开发人体本有的潜能,激发人体潜在的病灶、辅助人体康复各类影响身心健康的因素;锤炼筋骨增加体能;按摩五脏六腑提升脏腑功能;促进脑脊液和细胞质的更新,以及错位骨关节的正位。

功架、拳架、声波震动控制训练、情绪疏导训练、 横隔膜控制训练和潜意识训练六个小节属于运用。只占据中华民族传统武术系统训练的三成辅助地位。运用的主要作用就是熟悉人体被开发出来的潜能,运用于生活和工作中,为社会服务。

由于地心万有引力形成的重力加速度的存在,运动复健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引发力点、角度和力度的要求,需要教练和习练者一对一进行训练。


昵称:
内容:
提交评论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