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看待维护身心健康。《鹖冠子》---世贤第十六:卓襄王问庞暖曰:“夫君人者亦有为其国乎?”庞暖曰:“王独不闻俞跗之为医乎?已成必治,鬼神避之,楚王临朝为随兵故,若尧之任人也,不用亲戚,而必使能其治病也,不任所爱,必使旧医,楚王闻传暮在身,必待俞跗。”卓襄王曰:“善。”庞暖曰:“王其忘乎?昔伊尹医殷,太公医周武王,百里医秦,申麃biao医郢ying,原季医晋,范蠡医越,管仲医齐,而五国霸。其善一也,然道不同数。”卓襄王曰:“愿闻其数。”暖曰:“王独不闻魏文王之问扁鹊耶?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chan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魏文侯曰:‘善。使管子行医术以扁鹊之道,曰桓公几能成其霸乎!’凡此者不病病,治之无名,使之无形,至功之成,其下谓之自然。故良医化之,拙医败之,虽幸不死,创伸股维。”卓襄王曰:“善,寡人虽不能无创,孰能加秋毫寡人之上哉?”
扁鹊长兄就是教育家族成员,通过在日常生活方式:吃、喝、拉、撒、睡、行、立、坐、卧这九种日常行为习惯维护维护身心健康。这九种生活行为习惯是维护身心健康的基础,如果一个人在六岁以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为以后的身心健康打下坚固的基础。
生活方式对每个人是重要的,对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同样是重要的。一个家庭中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家庭内疾病就多,身体素质就差,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若长期处于不良的生活之中,就会影响其经济、文化的发展。所以,良好的生活方式又可称之为———上医医国。是每个人都必须遵循的生活准则。
扁鹊二哥(中兄)教育的就是适当合理的运动:导引术。如、肩周炎通过模仿鹤的飞翔,锻炼鹤翔桩几天就能摆脱疼痛;膝关节疼痛,通过吕祖行步功,几天也能缓解。但是,想除根,提升身心素质;就得系统锻炼导引术;因为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对运动的认知不一样。在锻炼导引术时,就会产生不同的变化。所以又称之为——中医医人。
扁鹊:《史记·扁鹊苍公列传》 ———“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其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
人体体温与外界温差达到正负十五度时,人体就会产生湿寒,潜藏在体内,累积到一定程度。湿寒首先侵入腠理(上皮组织上皮组织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紧紧的包裹着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表皮和五脏六腑都由上皮组织包裹着);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入侵到肌肉、肌腱和韧带;在累计到一定程度就会入侵到胃肠道;一旦侵入到脑髓、脊髓和细胞核,任何救急手段将无法救治,只能听天由命。
湿寒在腠理时,可采取汤熨(先喝热汤再泡浴、艾炙)的手段排除寒气;湿寒侵入肌肉、肌腱和韧带是可采取针石(针灸(通过银针导入热量驱寒)和刮痧)、按摩正骨、拍打等手段解决问题;湿寒在胃肠道时,可采取发酵的植物来解决问题,因为湿寒侵入到肠胃道时,肠道内的菌群就会紊乱,发酵的植物能起到平衡肠胃道菌群的作用;如果还不改变引起湿寒气的生活方式,肠胃道菌群紊乱到影响核糖核酸合成的地步,人体再生能力将会受到破坏,细胞将无法再生或变异;核糖核酸是细胞核分裂再生的必需物质,只能通过菌群在大肠内合成。当为肠道菌群紊乱时,核糖核酸不足新陈代谢降低,变异的核糖核酸就是细胞癌变的源头。
预防湿寒入体的最简单方法:1、夏季最好随身带个保温杯,当从有空调的空间出来时,喝上一小口热水,这样就能把湿寒气降到最低值;2、无论春夏秋冬给肚脐不要漏在外面;3、夏天山区和北方尽量不要穿凉鞋;4、夏季刚从外面回到房间,不要用凉水洗手,最好喝杯热茶;5、冬季从外面回到有暖气的房屋,首先把外套脱掉,并喝些热水;6、注意衣服的调节;7、运动中避风如避箭,尽量在室内锻炼,但不能吹空调;8、远离冷饮;9、在没热水大汗淋漓的状态被风吹了抽口烟,咽到肚子里。
湿寒侵入腠理的前兆时,易发烧感冒,免疫系统通过发热来杀死病毒;湿寒侵入血脉的前兆是骨关节疼痛,肌腱和韧带的细胞感应器向你提出警告;湿寒侵入胃肠道的前兆就是手脚冰凉;如果这时还不更改不良生活方式,中枢神经系统就会记忆住这种模式直至死亡——人不是死于疾病,实际上是死于自己的不良生活方式。
由此可见,古人对待身心健康管理,是以家庭预防为首,治疗为次要。而现代医院养老院、疗养院、甚至所谓的健康管理公司,基本上是:若扁鹊者,镵chan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几乎忽略了疾病预防、身心健康家庭管理的重要性。
维护身心健康是一件综合性的问题,而不能单一的进行治疗,疾病是无法治愈的,因为疾病是人体自愈力的体现。任何一种身体不适,是人体神经系统告知你,你的身体出现了问题,需要你改正某些生活习惯,身体不适自然就会不药而愈。人体自有大药,如何利用人体大药来维护身心健康是中华五千年的养生文化精髓,也是世界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