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养三分练

养生与身心健康

2024-02-09 09:35
18

       七分养三分练有两层含义。如果搞不清楚,就会被养生文学忽悠,误人误己。很多做传统养生文化传播的人,就是因为   没有搞清楚,七分养三分练的真实含义。不仅把传统文化,变成了传统文学,更是因此而短命。网络上流传的某某养生大师   死于自己擅长的养生上面。

       第一层含义是维护身心健康方面,包含了生活方式和适当合理的运动两个方面的内容。日常生活方式中的九种行为习惯:吃、喝、拉、撒、睡、行、立、坐、卧合理化是维护身心健康的基石;在此基石上,适当合理的运动则是起到查遗补漏的作用。

       第二层含义则是通过运动提升生命质量方面,养功和练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七分养功三分练功。七分养功在传统运动中属于基础功,又可以叫内功,主要功能就是提升神经系统对人体的控制率(身体素质);三分练功在传统运动中属于运用,主要功能是提升神经系统对人体的协调性。协调性是指肌肉、肌腱和韧带三者之间的协调运作;协调性高,肢体就灵活、柔韧性高、五脏六腑功能和情绪就稳定;劳动技能稳定。也就是俗称的天赋好。离开了养生功作为基础的运动就是花架子,更确切地说“啃老族”。

       现代的物质丰富了,但年轻人的身体素质,反而不如吃不上、喝不上老一辈子人的身体素质。是因为丰富营养物质阻碍了气血运行通路。我们人体摄取营养时,神经系统是按照整体摄入;而神经系统对人体的控制率和协调性,限制了营养的消耗量,多余的能量就会形成一种阻碍气血运行的生理现象。也可以这样说,同样的营养摄入,身体素质好的人,随着年龄增加,由于神经系统对人体的控制率和协调性高的人,寿命反而不如身体素质差的人。

       导引术在传统运动中属于七分养功。而现在市面上流传的所谓传统套路运动,是在导引术中功架基础上,逐渐产生的个人意识延伸。现在市面上流传的传统运动套路,基本上只具备表演和竞技价值;而不具备养生价值。

       为什么说现在市面上流传的传统运动不具备养生价值呢?首先从生理上讲,指挥人体运动的神经系统,由脑、脑干和脊髓组成。而现在市面上流传的传统运动,基本上就是由脊髓指挥控制的各种肢体运动;脑干指挥控制头面部运动(唱歌或朗诵);行气血的脑部运动,变成了玄学。

       导引术是中华传统运动的基石,至于现在流传在市面上的传统武术套路是:老一辈子的练家子,根据导引术的功架演变而来,依据每个人的喜好不一样,出现了不同风格的运动套路。从资料上看,技击起源于狩猎技巧,随着社会的发展,军队也随之运用。

        武术套路和技击都属于个人意识的延展,属于技巧,适合于表演或自卫用,但不能作为养生功或强身健体的运动。因为神经系统指挥肌肉、肌腱和韧带统一运动的激活,需要三年时间,从三个方面不间断的均衡锤炼脊髓、脑干和脑意识反射,才能初步形成。而套路表演和技击则都属于单一的肢体运动,所以最多只是激活脊髓反射,而脑意识和脑干反射则激不活;而且肢体锻炼的越认真,脊髓反射激活越多,人体气血失衡越重。

       我在民间学艺时,民间的师父们,凡是在肢体运动上取得一定成绩的人士。到了晚年不是脑溢血、肿瘤,就是骨质疏松的生理现象。这些取得一定成绩的民间艺人,多数死于脑溢血,少数是在走路时,自己摔倒大腿骨骨折,死在了病床上。

       完整的传统运动导引术,是三个方面均衡的锤炼神经系统的神经反射;单一的肢体运动,只能锤炼脊髓反射;单一的头面部运动,只能锤炼脑干反射;单一调息运动,只能锤炼到脑意识。所以单一的运动只能起到强化某部分功能的作用,而人体神经系统需要均衡的运动,才能保证全身神经传导通路的完整性,人体细胞的再生能力激活。

       七分养功三分练功,如果不懂的其含义,不如不锻炼;因为养生失衡所形成的影响身心健康的因素,轻则气血失衡,身体虚弱;重者早亡。

昵称:
内容:
提交评论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