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必须均衡

运动不均衡不如不运动

2024-03-09 19:45
7

在此,我可以毫不客气的说,锻炼不均衡,不如不锻炼。

教我传统运动的师傅们,就是因锻炼失衡,脑溢血、高血压、肺病死亡的有好几位、骨质酥松摔死也有几位。他们都是到了一定岁数,突然就倒在了疾病中,手脚僵硬度与不锻炼的同龄人相比,远高于不锻炼同龄人。

我自己本人,年轻时不懂的这些,再加上避风如避箭没做到,空腹运动,常年的只是肢体运动,爱好技击运动(想当天下第一高手超负荷训练),最后导致身体机能急剧下降,在1993辞职到民间重新学艺,才捡回了这条命。懂行的人说我,按我以前状态的人,基本上都活不过50岁。的确如此,比我身体素质好,运动损伤轻的同龄武术爱好者,基本上都死了······

“柔弱者生之徒,刚强者死之徒,柔弱胜刚强”这一段话,是对锻炼失衡的真实写照。病恹恹的人,在锻炼导引术时的安全系数、远高于表面看着强壮的人。表面上看着孔武有力的人,实际上是已经外强中干了;肌肉、肌腱和韧带三者之间的协调性严重失衡。

现在多数人还没有意识到,锻炼身体必须要均衡;失去均衡的运动,所形成运动损伤对人体的危害,远远大于不做任何锻炼的人。而且因为锻炼失衡所形成的致病因素,远高于任何其他致病因素;90%的疾病跟运动失衡有关联,而且药食无医。

纵观现在市面上流通的各类运动,从唱歌、舞蹈、养生运动、竞技体育、武术套路等运动,基本上都是失衡的运动。毫不客气的说,基本上是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冠上一个民族传承名号,或打上某官方机构出品,就开始利用手中的权势大肆推广。这种典型的啃老族的行为,既是祸国殃民的行为,更是灭绝民族文化的行为。

均衡的运动,必须是能全面锻炼到人体的上下行神经传导通路的运动。因为我们只有保持神经传导通路的完整性,人体细胞再生能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才能得以发挥维护身心健康的作用。否则,维护身心健康就是纸上谈兵。

人体上行神经传导通路:细胞感受器、神经纤维、脊髓或脑干、脑;下行神经传导通路:脑、脊髓或脑干、神经纤维、细胞感受器。

神经传导通路断裂,指的是神经纤维断裂;神经纤维虽然有髓鞘保护,但髓鞘是很脆弱的,受外力击打,或发力不当,以及免疫力过高都会对髓鞘产生破坏;尤其在年幼时期,头部受外力击打,很容易形成保护视神经的髓鞘断裂,引起视神经萎缩或失明,近视眼也跟此有关联。尤其是现在按摩、拍打很是盛行啊,殊不知,在解决病痛的时候,髓鞘也随之被破坏,信号因此短路,无法发出信号;所以古人说,按摩拍打等物理手段属于救急手段。很多人在练习拳术或技击运动时,瞬间产生的力量,也会造成髓鞘断裂,所以说——伤人一千自伤八百。

人体是一个力学组织结构,离不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就形成了上下前后左右内外八种混合力,人们称之为混元劲或混元力。

在锻炼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同时锻炼到这八种力,运动就会失衡。长期处于这种失衡的运动中,就会阻碍气血运行,甚至形成髓鞘断裂;这也是为啥说,拳怕少壮之说。因为运动失衡形成的髓鞘断裂,在身体素质下降到一定程度,才能显现出来;一旦显现出来肯定是药食无医。岁数年轻还可以通过,合理运动改善过来,超过了一定岁数,就是无法逆转的现象。

人在运动时,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神经控制。如脑控制着辅助呼吸肌的运动;脑干控制着头、面、颈(部分肌肉),以及五脏六腑的运动;脊髓控制着四肢运动和躯体浅层肌肉群,以及部分颈部肌肉。所以,人锻炼一旦失衡,或者发力点不对,都会造成气血滞留,间接的损伤到髓鞘,这一过程是漫长的里程碑。到了老年步履蹒跚,就是髓鞘断裂造成的信号短路,形成的生理现象,而不是人老了就会步履蹒跚。

肢体运动锤炼的是筋骨皮,四肢和躯体的气血运行通路;头面部运动锤炼的五脏六腑和头面颈部的气血运行通路;辅助呼吸运动则促进脑脊液气血运行通路完整性,俗称行气或练气。三者之间的肌肉、肌腱和韧带协调性增加了,才能进一步开发神经系统对肌肉、肌腱和韧带的控制率。

简而言之,只有神经系统对肌肉、肌腱和韧带的控制率和协调性平衡了,人体潜能才能逐步被开发,并激发潜藏病灶,才能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不治已病治未病。


昵称:
内容:
提交评论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