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儿童第一任教师,每个人自小受家庭哺育、熏陶,家庭是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家庭成员之间进行健康生活管理的场所,家庭是铲除各类慢性疾病的土壤。
健康要从小抓起,是因为儿童少年在发育成长的过程中,几乎一切从零开始,生活方式正在逐步形成,其可塑性很大。他们好奇、好学、模仿能力强,教给他们什么就学什么,大人做什么样子,他们就效仿着做。而且在年轻时教给他们卫生科学知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到成年时再改变已形成的不良习惯要容易得多。因此,健康要从小抓起至关重要。
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维护身心健康必须遵规守矩;不需要你创新,只需要你严格遵循、呆板复制;但多数人还没有意识到,家庭是维护身心健康的最佳场所。而中华民族传统养生文化,是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人群必须掌握的文化,也是想提高家族后代子孙生命质量的必须文化。
吃、喝、拉、撒、睡、行、立、坐、卧,这九种生活习惯,是在6岁以前就应该完成的教育。6周岁前的生活习惯培养,是维护身心健康的基础。
6周岁前的日常生活习惯培养对一生的健康有着直接的因果影响,某些中老年时期发生的心身疾病是在幼儿时期的不良习惯埋下的隐患。如心脑血管、癌症、肿瘤、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风湿、消化系统疾病等慢性病,并不是突然发生和形成的,大多是在6周岁以前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结果。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像动脉粥样硬化这样过去认为成年人才可能发生的病变,在6—9周岁以前已初步形成。
6—9岁是学习导引术的最佳年龄段;因为地心引力、神经系统对人体的控制率和协调性、以及经络的存在;体脂比例失衡、骨关节错位、情绪波动、细胞质更新不及时、以及长辈遗传的病源等问题,都是造成气血两亏罪魁祸首。一旦外在因素成熟,就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地心万有引力作用在人体上的重力加速度,致使肌肉、肌腱和韧带之间产生的拮抗力增加,骨关节错位是每个人无法避免的事情;神经系统对人体的控制率和协调性,因营养而形成体脂比例失衡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因为营养的摄取是按照整体机体细胞摄取,而不是按神经系统对人体的控制率和协调性所需能量摄取);人体经络运行分为明脉和隐脉,明脉不用锻炼就会自然运行,而隐脉则需要激活,不激活人体气血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退化;人是群居性动物,情绪波动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当不良情绪波动超过了丘脑的功能时,精神性疾病就会随时爆发;细胞质,细胞内液每四天需要更新一次,但是细胞膜的存在严重滞碍了细胞质的更新,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因外因诱发肿瘤或癌症;如果家族中的长辈没有学习并掌握养生文化,那其身体肯定会有疾病因素潜藏在体内,几代人的累计,会形成家族性遗传疾病基因遗传给下一代,外因成熟就会形成家族式遗传疾病。
以上问题如:骨关节错位、体脂比例失衡、情绪紊乱、细胞质更新不及时、遗传性病灶是依靠药食无法解决的问题,必须依靠导引术进行全面性运动,才能解决的事情。
9周后是学习文字知识的最佳年龄段,因为这时的脑细胞完全成熟,大脑记忆力处于最佳状态;在13岁以前的学习,最好是死记硬背,千万不能理解。如果这四年利用得当,完全可以学完现有教育小学到高中的全部教育。
13周岁的孩子,就需要学习综合性运动,为自卫和以后的家庭生活打基础。这个年龄段是向青春期性成熟的阶段,精力充沛、好奇、独立思考······由于网络的普遍性,生活信息是无孔不入的,防不胜防,这个年龄段如果缺乏运动,很难容易受一些生活信息影响;尤其是生活片和言情小说对孩子的性生理影响,基本上看一次就会性成熟,产生性生理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发生精神障碍······甚至会发生犯罪行为。
经过6—9岁的导引术基本训练,肌肉、肌腱和韧带统一运动的神经反射基本上固定形成,到了13岁就可以进一步学习,导引术的综合运用部分,进一步提升神经系统对肌肉肌腱和韧带的控制率和协调性;既有利于身心健康,又有利于正当防卫;还为成年后的夫妻生活打下基础。
现代教育基本上忽略了,豆蔻年华的儿童,是发自内心的想对异性进一步了解。如果这个年龄段不注意家庭性教育,就会埋下影响身心健康的因素。像男性前列腺增生,如果不懂的导引术正确锻炼方法疏导气血运行,在男孩子第一次遗精时,就开始形成了;女孩子在第一次潮红时,就是生殖系统紊乱的起始。女性宫寒不孕、痛经、乳腺增生,如果夫妻双方懂得了性爱运动的技巧,在性爱生活中就能解决。
我本人因自小迷恋传统运动,为了锻炼童子功,忍精不射、精满不溢等状态都能达到,在20岁时,前列腺增生就已经逐渐形成;直到2007年,完全掌握了导引术锻炼方法,才逐渐好转。
现在成年人教育还没有意识到,性爱运动也是需要学些东西;如果不懂得如何运用臀部肌肉群,哪怕你的前戏工作再好,也是处于泄欲的状态。如果女性读不懂女娲娘娘造人的故事,妇科疾病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如果另一半身体素质好,生理需求高,那女性肯定早衰,甚至早亡。
现在做养老工作的人士,也没有意识到,养老需要的不是医院救急手段,而是日常生活习惯的规律化,如果每一个养老工作人员能正确指导老人,日常生活中吃、喝、拉、撒、睡、行、立、坐、卧这九件事,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会降到零。
中华民族传统养生文化传承学习,属于家族式教育;也只有家族式的传承,才能完整无私的传承下去。